您好,欢迎您访问自考社。

自考社

 > 考试问答

考试问答

蝉是益虫还是害虫

发布时间:2024-05-08 08:32:02 考试问答 来源:投稿
知了是害虫,它以植物根部旳汁液为食,知了一般指蝉,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,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旳种类,当体温过热时,会排出多余旳水分,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旳效果。害虫,顾名思义...

蝉是益虫还是害虫

知了是害虫,它以植物根部旳汁液为食,知了一般指蝉,蝉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,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旳种类,当体温过热时,会排出多余旳水分,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旳效果。害虫,顾名思义,即有害旳虫子,是人类对一些虫类动物旳定义,与益虫相反,主要分为昆虫类与非昆虫类,且种类与数量繁多。(知了是益虫还是害虫它以什么为食)

害虫还是益虫,没有统一标准,主要是讲昆虫对环境对人类影响如何,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好恶确定的。蝉主要依靠吸食树干或根茎等植物汁液来生存,又要把卵产在树枝里,让树枝枯死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蝉是不折不扣的害虫。

而且蝉还鸣叫,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,整个世界似乎成了蝉的天下,它们聒噪不绝于耳,声音一阵高过一阵,少有寂静之时,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。“聒噪”是形容吵闹、喧嚣,古人创造这个词,就有蝉鸣的意思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蝉也不是受人欢迎的东西。

古人对蝉的感受

从前面介绍,蝉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害虫了吗?不,由于人类是感情丰富的动物,因此,对蝉也凭着个人心性褒贬不一。这一点,可以从古代诗歌和记述中得窥一斑。

汉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中,用“濯淖泥之中,蝉蜕于污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”的词句,以蝉为喻,赞扬屈原的高风亮节,不随波逐流;晚唐诗人李商隐抱负高远,却陷入党争不受重用,为此以《蝉》为题,作诗曰:“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,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”这里他以蝉鸣抒发自己的不平。

这样的例子还不少。古人都以为蝉是蛰伏在泥土中,默默以泥土为食,一旦脱颖而出,就能引吭高歌。由此对这种精神甚是赞赏,就像现在说的“吃的是草,挤出的是奶”那样,常常比喻具有高尚情操,或空有抱负不得志的人。

当然,古诗词记述中也有许多对蝉只聒噪污浊充满讥讽和贬损的,如唐末诗人陆龟蒙的《蝉》诗,就把蝉比作卑鄙无能之辈,曰:“只凭风作使,全仰柳为都,一腹何清甚,双翎薄更无”;同为唐末诗人罗伟的笔下,蝉更是小人得志趋炎附势之徒,曰:“大地工夫一为遗,与君声调偕君绥。风栖露饱今如此,应忘当年滓浊时。”

当然更多的蝉诗是生动描述蝉鸣的,如南北朝是的诗人肖子范的《后堂听蝉》曰:“试逐微风远,聊随夏叶繁,轻飞避楚雀,饮露入吴园。”唐朝诗人卢仝则在《新蝉》中描述:“泉溜潜幽咽,琴鸣乍往还。长风剪不断,还在树枝间。”

这个世上无所谓完全的“害虫”或“益虫”

前面说了那么多,无非是要说明,人视物看问题带有的情感因素很多,不同的人,不同的环境,不同地域和时间,对同一类事物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无所谓害虫或益虫。之所以人们把这个昆虫定为益虫或害虫,是看这种昆虫对人类的好处多一些还是坏处更多一些,这里面带的主观因素很多,不同的人,不同的心境,看到的结果会很不一样。

从另一个角度讲,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物,都是从远古的原始生物逐渐进化演化到现在的,但只有人类进化出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和逻辑思维,能够总结和记忆经验教训,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因此才成为了唯一具有智慧和文明的生物,成为了世界的主宰。

但人类走到今天,也是在不断的杀戮和破坏中过来的,人类几乎杀灭了一切与自己竞争激烈,威胁到自己生存的生物,不断的破坏生态资源,才能活到今天。如果不这样做,人类很可能就会被其他生物所消灭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人类是“害虫”还是“益虫”呢?从那些被人类摧残杀戮的生物感受,人类当然、肯定是“害虫”。

而这个世界上所有生物,都是为了自己存活和发展,才去危害别的生物生存和发展,相比人类,它们没有强烈自我意识,没有逻辑思维和经验记忆传承,因此,它们没有人类那些花花肠子。它们的行为都是为了填饱肚子活下去,它们并不知道这样做对别的生物会造成什么危害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它们一点也不“坏”。

实际上,所有生物食物链条上的一个环节,除了人类,所有生物都严谨遵守着自己在环节中的位置,不会越雷池一步。大自然就是在这个巨大的食物链条循环中,生生不息,循环往复的。只有人类,可以在这个链条中选择,哪那个位置好,就会插进去,扰乱了整个链条的秩序。

那么人类自己认为自己是“害虫”还是“益虫”呢?如果自己都无法定性,又有什么资格判定别的生物是“害虫”还是“益虫”呢?

“四害”全部清除了对人类就好吗?

早些年,人们曾经发起过一场声势浩大的“除四害”运动。何谓四害?其实也是根据需要变化的,开始是苍蝇、蚊子、麻雀、老鼠,后来为麻雀平了反,臭虫和蟑螂先后位列其中。虽然一度一片喊打喊杀,四害们惶惶不可终日,但最终绝大多数没有被消灭。这些“四害”似乎深谙某区域某些人们的习性,什么事情都是一阵一阵的,在风头上,它们就蛰伏一阵子,风声一过,依然活得滋润。

这是因为这些生物的繁殖或消亡,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存在的条件和土壤,人为强求是很难做到的。

其实,“四害”也是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,它们如果灭绝了,也不光是它们自己一个种族的问题,而是联系到上下环节的问题。比如被它们作为食物的某些生物就会泛滥起来,本来是人们认为“益”的东西就可能变成了害;而依靠吃它们而活命的生物,生存和繁衍就会受到很大影响,甚至灭绝。这些“四害”食物链的上层,更多的是被人类认定的“益虫”。

因为“四害”的天敌与灭“四害”的人们同仇敌忾,当然就是朋友,也就是益虫了,“四害”完了,“朋友”也遭了殃。

这样上上下下一环扣一环,影响就会很多很大,最终还是可能影响人类生存。所以所谓“益虫”或“害虫”没有绝对的,只是根据人类需要,某个时间某个地域的说法罢了。人是最善变的动物,俗话说,人嘴两块皮,说话会转移,看看世界,看看身边,难道你不能感悟到些什么吗?

现在言归正传,说回“蝉”。

蝉是益虫还是害虫,也像前面说的一样,看从哪个角度来说。从蝉的生活习性来说,它似乎从来也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,它吸食植物汁液,会导致植物死亡;它出土后不停鸣叫,让人感到聒噪,影响休息和学习生活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蝉是个一无是处的害虫。

但蝉富含蛋白质,是许多人喜爱的美味;蝉鸣季节,让许多鸟类和昆虫得到了食物,养活了一大批生物;尤其那句自古流传下来的成语,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,虽然是讥讽某些人做人做事只顾眼前,不顾后患的鼠目寸光,但也是食物链环环相扣的生动写照。

蝉没了,螳螂也就没蝉捕了,黄雀也就不能在后了,古人也就创造不了这句成语了,现在我们就没有这个成语用了。那么用什么来形容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情景呢?或许还可用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、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”等等来填补,但怎么填也似乎没有那句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形容特定事物生动。

因此即便从丰富了人类词汇和诗歌这个意义来说,蝉也应该是大大的“益虫”吧?哈哈,有点东拉西扯,胡说八道,别太较真。如果能对你未来看问题想问题有一点点启发,俺就觉得没白写。谢谢阅读,欢迎讨论。

时空通讯原创版权,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,敬请理解合作。

蝉鸣,是一种物侯现象,但是,蝉确是一种害虫!

进入夏日,蝉声不绝于耳。人们对这种昆虫的印象似乎不坏。比如在清晨,蝉很早就在树上高声歌唱起来。这也预告了:今天天气很热!

蝉,善于连续不断的鸣叫,这个在昆虫中是比较少见的。蝉,只有雄蝉会鸣叫,而雌蝉都是哑巴!

南方的蝉,体形较小,身体多是黄绿色或红褐色,鸣声尖细,作“吱灬灬“连绵不断断的叫声。北方的蝉,身体宽大,黑色的居多,俗话称为:马唧鸟儿。越是天热的时候,它的声调越响亮,下雨的时候,倒是象哑巴一样默不作声了。

所以说,江南的蝉与北方的蝉同属蝉类,却不是一个品种。甚至,山东(尤其青岛崂山一带)与河南的蝉也不是同一个品种,蝉鸣声自然有所不同。

自古,对于蝉就有不少并非科学的传说。如:清代的《花镜》一书中说它是"饥吸晨风,渴饮朝露“的。其实蝉并非以吸风饮露而为主。它主要是以其长喙插入树枝条中,吮吸营养丰富的汁液来维持生命的。所以说,蝉不是什么有益的昆虫,从其生活习性上可以断定为害虫。

蝉的幼虫在枝条上孵化出来以后,经过秋风吹落这些受到过伤害的枝条,幼虫随着降落在地面,钻进松软的泥土里,其幼虫需要在土中生活十几年之久,再经孵化到合适的季节向土壤上层移动,卵化为"爬蹅“,靠吸食树根的汁液,羽化而成。古人称之为:腹蜟",指蝉育于腹,折背而出,此时的幼蝉出土,爬上树干,蝉皮从背部中央裂开,幼虫为爬嵖,即现在所喜欢食用的金蝉,其外皮称为:蝉衣、蝉蜕,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材。

根据蝉的这个特殊习性,有文人在《封神演》中将其喻为雷震子的化身,即姜子牙手下的一员得力大将雷震子是也。

自古,也有诸多文人借助蝉的这种特殊生活习性,来比喻人们的隐忍,坚守,坚持的性格。更有诸多诗句留传与歌颂。

如:唐代诗人贾岛的《早蝉》:

早蝉孤抱芳槐叶,

噪向残阳意度秋。

又如:白居易的《早蝉》…

渭上新蝉声,

先听浑相似。

再如:宋代杨万里的《立秋日闻蝉》:

夜来一雨将秋至,

今晩蝉声始报秋!